今日(7月25日),最重磅科创盛会——“2025中国科创领袖大会暨科创板开市六周年”正式开幕。本届大会由上海报业集团指导,财联社、《科创板日报》、上海长三角G60科创集团联合主办。
以《出海:新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为题的圆桌对话,由阿里巴巴菜鸟驿站创始成员、KKS创始人王莺主持,并汇聚了多位行业领军人物,包括金山办公董秘潘磊,三一重能董秘周利凯,汇成股份董秘奚勰,普源精电副总经理、董秘程建川,海天瑞声董秘张哲。
众所周知,出海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情。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正经历三个维度的深刻变革:一是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二是从单一产品输出转向生态体系输出;三是从被动适应规则转向主动参与标准制定。
圆桌对话中,在谈到各家企业如何看待目前出海业务的变化,各家企业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大家又是如何制定差异化实现出海路径时,上述参会企业代表均从自身所在的细分领域,贡献了精彩观点。
全球知名的办公软件产品和服务提供商金山办公,早在2007年就已开启了出海业务。金山办公董秘潘磊表示,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和格局之下,许多海外云厂商和软件厂商的应用并不完全兼容,这为中国企业的出海提供了新的解法。
“我们的产品与亚马逊、谷歌、苹果、华为、腾讯、阿里等巨头的云产品/服务融合时,可以良好地兼容各种设备和云服务。”潘磊表示,“国内很多企业是以集团形式出海,他们需要一整套企业级全球化数字办公解决方案,我们抓住了这方面的机会,并和很多国内头部企业开展了深入合作。”
潘磊进一步提到,近年来,在地缘政治环境背景下,金山办公洞察到用户有着较强的数据私有化需求,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构建海外的节点和架构,有效地解决了中资企业出海遇到的数据安全、软件安全、信息安全等问题。
在全球清洁能源装备及服务提供商三一重能董秘周利凯看来,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制造在海外已是“大而强、质优价美”的代表,“中国企业在海外竞争力非常强”。周利凯表示,“此前,全球风电市场主要为中国和欧美地区,且中国市场占了70%。目前亚太和拉美地区的风电市场亦在崛起,渗透率亦在提升,给中国风电企业带来很大机会。”
普源精电专注于科学仪器赛道的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公司副总经理、董秘程建川表示,对于中国科创企业而言,“要不要出海”已非核心议题,关键在于思考“为什么出海”。他表示,出海是一项分行业、分阶段的战略选择,企业明确所处阶段,是做出有效决策的前提。
程建川认为,中国科创企业出海进程可以归纳为贸易、制造、研发、资本出海四个递进阶段,而资本是出海战略的重要赋能。
他表示,无论在哪个细分领域,中国企业出海前都应扎实修炼内功,基于全球化视野打造核心品牌力、产品力与服务力,以匹配多元化的海外竞争策略。他认为,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品牌的中国科创企业,其出海战略必然先行。
我国最早从事AI训练数据业务的综合数据服务商之一的海天瑞声董秘张哲表示,从海天瑞声所在领域来说,大模型在全球范围内应用落地的进程已经启动,把公众对AI的认知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个背景下,以多模态、多语言为基础的人机交互对训练数据的需求快速增长。
张哲称,“这同时给我们数据服务商提出了新的课题,如果我们希望业务出海能平稳快速发展,除了在算法平台研发、资源体系建设等方面须加大投入外,境外业务也必须在符合各个目标国家基础数据法律法规方面具备坚实基础。这一课题是数据服务商首要需要考虑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与前述企业与会嘉宾阐述的“出海”理念不同,集成电路高端先进封装测试服务商汇成股份董秘奚勰表示,“大家普遍理解的出海是‘走出去’,但我们认为‘走进来’也是一种方式”。
奚勰表示,“此前,境内集成电路显示驱动芯片领域多个环节都存在市场空白,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区的企业占据了全球绝大部分市场份额。随着近年来汇成股份等企业快速发展,境内企业已在芯片设计、晶圆代工、封装测试多个环节形成了追赶甚至赶超的态势。”
奚勰称,“目前汇成股份的客户以中国台湾地区为主,并持续拓展三星等海外客户。这是我们有别于一般意义上大家对出海命题的理解。”
股票配资亲身经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